"); MsgBox.document.write (" "+Item+""); MsgBox.document.write ("
"); MsgBox.document.close(); MsgBox.print(); MsgBox.close(); }
积极跟进对接福建自贸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日期:2016-10-26 【字号:

2013年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设立后,2014福建、 广东、天津三地同时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这意味着,被地方政府翘首期盼了超过1年的新的“政策红利”,终于开始发放了。2015421,粤津闽自贸试验区三地同步挂牌,中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至此,由北到南的四大自贸区沿太平洋西岸连点成线,勾勒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在此新格局下,龙岩如何全力创造条件承接自贸区“红利”辐射和“溢出效应”,用开放格局倒逼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努力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争取更大作为?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自贸试验区设立背景及定位

自由贸易区有两种。第一种是Free Trade Zone,英文简称FTZ,指某一国或地区在己方境内划出一个特定区域,单方自主给予特殊优惠税收和监管政策。沪、津、粤、闽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Free Trade Area,英文简称FTA,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根据WTO相关规则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形成的区域,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还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

中国之所以要设立“自贸试验区”,是为了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积累经验。比如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负面清单制度、准入前国民待遇等等。而后两项,是目前国际贸易新秩序的核心内容。这些制度,在全面推广之前,都需要小范围试运行。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从改革开放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习总书记强调:建设自贸试验区,核心任务是开展制度创新,基本要求是可复制可推广,不能建成要照顾、争优惠的“政策洼地”,不能建成中看不中用的盆景,不能一哄而上、到处布点,更不能借机圈地搞开发。

(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共118.04平方公里,其中平潭片区有43平方公里,福州片区有31.26平方公里,厦门片区有43.78平方公里。其中,厦门片区四至范围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公里,含象屿保税区0.6平方公里(已全区封关)、象屿保税物流园区0.7平方公里。北侧、西侧、东侧紧邻大海,南侧以疏港路、成功大道、枋钟路为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公里,含厦门海沧保税港区9.51平方公里。东至厦门西海域,南侧紧邻大海,西至厦漳跨海大桥,北侧以角嵩路、南海路、南海三路和兴港路为界。 

(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定位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一区三片”的格局镶嵌在八闽大地,其总体战略定位是打造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其实施方案带有鲜明的对台特色。“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培育平潭开放开发新优势”被明确列入自贸区的“任务清单”。

(三)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特点

福建省省长苏树林称,福建自贸区将突出对台优势以及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结合,强调 “我们在自贸区的发展中会充分地注意、高度地关注台资企业的需求,由他们的需求来引导试验区的自主创新。”自贸区紧扣对台特色推出改革创新举措。以厦门片区金融改革为例,台资金融机构准入和业务门槛有望降低。此外,还将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机制等;平潭率先对台企试行台商协会总担保制度,减少企业资金负担,便利企业办理海关业务;福州也将在复制上海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对台金融、创新通关机制、推进贸易便利发展,在医疗、旅游、建筑、农业等方面深化对台合作。

(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意义

自贸区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省委书记尤权指出,对福建而言,要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实现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他还强调,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是争优惠政策洼地,而是要设置改革的高地,要把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创新上。

自贸区设立之后,理论上1元钱也可以注册一家公司,政府放弃了严格准入的程序,转而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中去,这无疑对于塑造一个“法治商业环境”有着极大裨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于自贸区管理者而言是创造出适应国际开放环境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政府而言是如何克服阻力,复制和推广这种创新型体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能否适应在职能部门竞争中立情况下的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而言是能否在更加国际化、法制化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二、福建自贸区将对我市外贸外资形成虹吸效应,务必加强分析和应对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于2015929日正式挂牌,对我市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九十年代厦门开发开放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宏观上和长期上是积极的,但短时间内,特别在微观领域,厦门自贸区的运营给我市带来的挑战远远大于机遇,其政策的先行先试,对我市利用外资以及外贸转型和保增长将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

一方面,自贸新政的复制推广,必将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便利。上海自贸区实施一年多以来,其所积累的体制机制方面的不少成功创新经验和做法已在我省一些条件具备的特殊监管区逐步复制、实施、推广。其中有保税展示交易、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区内自行运输、集中汇总纳税、选择性征税、特殊物品就地报检、行政审批一口受理一表申报、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多项海关监管服务创新措施已经在我省厦门海关和福州海关逐步推广复制,并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应。比如,201411月,厦门海关在厦门海沧保税区推广的酒类保税展示交易,直接降低物流成本30%左右,使得进口酒类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活跃了市场交易。可以肯定,自贸区取得的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实施,优化了资源配置,激发了市场活力,给我们带来的是经济的活跃和生活的便利,作为离自贸区(福建·厦门)最近的内陆山区,自贸新政必将悄然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另一方面,自贸区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成果的运用推广,极大方便了企业在全球化当中的投资贸易活动,反过来也必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导致我市一些双向投资企业到自贸区内设立境外投资分支机构,从而影响其在我市的税赋贡献。比如,已经在全国推行的自贸区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备案管理制度,将境外投资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极大方便了企业的境外投资决策和资金流动,预计自贸区(福建·厦门)正式实施后,我市一些走出去境外投资企业或将在设立境外投资的分支机构。但是,有关专家分析,从上海自贸区实施一年多来的情况看,今后自贸区(福建·厦门)的实施运行,对我市经济的“虹吸效应”预计不大。

(一)带给我市的机遇

从机遇面看,自贸区的设立,给我市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契机:

1、自贸区建设可能吸引国际高端投资向自贸区集聚。由于中国金融、外汇管制以及市场准入限制,过去跨境结算、贸易、物流以及国际金融的许多业务都无法在中国发展,自贸区建设将改变这种态势,引起国际高端资本流动的根本性改变。这种国际高端资本向自贸区的流动若形成趋势,则将完全契合我市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巨大动力。

2、自贸区必将给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集聚效应。前,我市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过去那种搞政策洼地、搞优惠刺激的手段已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如果能像九十年代中叶那样把握先机,因势利导,主动对接,有望迎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3、自贸区的破冰之举,为我市探索自贸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扩大深化海峡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成果、争取先行先试政策打开了突破口,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取得重大突破。

  (二)带来的挑战

从挑战面看,自贸区建设将给我市带来或加剧以下四个方面的压力:

1、外资招商压力陡增。通过对自贸区总体方案中的“服务业具体开放清单”的分析,我们认为,此批清单主要目的是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所含行业大多不是全新领域(行业的市场需求都十分显著),而是已有外资准入制度(但原条件多、门槛高)放宽限制后会跨越式发展的行业。这些争取政策突破的行业一旦试点,自贸区会迎来新一轮外资总部经济的集聚发展。因此,方案中“服务业具体开放清单”一旦试行,国内一线城市尚不能比肩,我市更无法望其项背,相关行业(尤其是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的外资招商势必压力陡增。

2、由于自贸区关于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和如同内资企业的准入标准,因此肯定将存在很多在我市传统流程批不下来的或者审批时间很长的外商投资项目,转投至自贸区。

3、离岸贸易将冲击我市保税物流贸易。自贸区的运营,进一步降低了区内企业贸易的结算、税务、财务、船务运营和关务成本等,这对我市刚取得快速发展的保税物流贸易的冲击不可小觑。我市难免会出现一些企业通过发展离岸贸易的途径以减少贸易成本,从而降低了我市的外贸增量。

4、蚕食我市外贸现有存量。自贸区内试行的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兑换、以及促进投资和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可能会吸引我市相关企业的转移,导致全市外贸增长更加艰巨和困难。同时,自贸区试行的提升航运服务能级的举措,将对我市未能享有相关优惠政策的运输行业形成冲击,间接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的增长。

(三)应对措施

1、建立常态化、离散化和各个突破的政策申报机制。上海、厦门、福州和平潭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实现了相关政策的“一揽子”争取。我市在没有这样平台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吸收自贸区的所有政策,并参考市委、市政府前段时间梳理的打造开放新优势的政策诉求,鼓励各板块各显神通,各部门各尽其职,通过离散的、持续的争取,逐步接近上海及福建的试验政策内容。

2利用厦门在建设外贸经济平台的先进经验,以陆地港“两仓”建设、蛟洋工业区的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为载体,争取加快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为复制推广自贸政策创造必要条件。

3 抓住自贸区产业“溢出效应” 机遇,借鉴上海、深圳前海及福建自贸区等地经验,契合龙岩各类工业园区尤其是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需要,积极向上争取类似于自贸区的政策。

  4、鉴于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中,外资企业只是享受国民待遇,而当前国内仍有很多行业未对民企放开。可以研究对民营企业禁入的方面,进行积极争取突破,争取取得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优势。

  5、加快外汇便利化试点。应积极储备更多拟试点企业,坚定不移的推动外汇便利化试点的扩大,以防止相关企业转移至上海自贸试验区。

  6、抓紧争取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利用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给予的特殊政策,争取设立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积极探索和开展国内首个网上自贸区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使范围做的更大、更广,使贸易、投资、服务更加便捷。

  7、自贸区内的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进入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进了国际市场。应鼓励内贸企业,特别是常年经销进口商品的企业在自贸区内设立采购点,或建立不同大类的进口商品一级批发公司,以一级批发和规模批发的优势,抢占国内市场。

   三、主动对接自贸区推动龙岩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自贸区是个机制体制创新的开放高地,而不是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叠加洼地。为此,我们在开展自贸区研究时,务必要盯紧自贸区机制体制创新这根主线,积极研究自贸区现行的机制体制中,可吸收、可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内容。结合龙岩情况,建议目前至少可以在平台建设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接。

一是建议在厦(门)龙(岩)经济合作区内申报设立龙岩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

自贸区是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延伸。要对接自贸区改革成果、前提条件是所在地区必须建成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保税区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运作最灵活、通关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以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对于推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福建自贸区三大片区容纳能力有限,在产业、金融、文化、商务等方面都可能产生“溢出效应”,不少企业可能将总部设在自贸区,加工基地则设在外围,这对距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龙岩而言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前题是龙岩要有承接加工基地的综合保税区。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作为我市加快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是今后我市承接厦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主阵地,也是我市对接沿海、实施“东进”战略的重要抓手,在推动我市提升经济外向度中的作用地位十分突出,在龙雁开发区(厦龙合作区)内申报设立龙岩综合保税区无疑是其最佳选择,有利于龙岩便捷承接厦门产业转移,加速对接自贸区。在申报路径上,一般来说,综合保税区是由地方政府按照规范进行建设并提出申报,由省级政府转报国务院审批,具体的业务经办部门是商务主管部门和海关监管部门。在申报时限上,以目前的情况看,从组织申报到批复设立,最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而未来两到三年,也正好是自贸区(福建·厦门)运行实施的关键期。届时,我市综合保税区申报成功后,或将实现与自贸区(福建·厦门)的无缝对接。

二是建议依托龙岩陆地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基地。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是自贸区机制体制创新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是今后我市重点发展的“四大天王”和“八大金刚”产业集群之一,到2018年要分别达到800亿元和500亿元的产值规模。我市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产业,可以借力自贸区建设。

 跨境电子商务需要保税仓库存储物品,要有健全规范的物流运营管理。龙岩陆地港,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最接近可复制自贸区经验的另一个区域——已投入运营三年,是我市外贸进出口的大通道, 也是龙岩打造闽粤赣边商贸物流中心的最大平台,今年初获批设立龙岩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我们建议依托龙岩陆地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是自贸区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具体申报路径为加快陆地港保税仓库的软硬件条件建设并积极对接海关总署,争取尽早获批。

 

三是建议依托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建设台湾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保税展示交易是上海自贸区体制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即进口企业向海关备案后,允许其保税货物在保税状态下出区展示,其最大特点是在提供有效税款担保前提下,货物在展示期间就能销售,售后一个月内再集中报关缴税。

福建自贸区的最大特色是对台,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结合这一方向,龙岩可充分发挥客家祖地生态农业的对台优势,依托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试点规划建设台湾小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市场。我市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成为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和龙台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龙岩若能设立台湾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立类似于直销模式的保税展示交易,一方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商品流通环节,使得商品回归合理价格,丰富商品种类,实现商品种类多样化(如进口酒、化妆品、小电器等),满足社会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台创园在对台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凸显我市对台优势和自贸区(福建.厦门)的对台特色,通过对台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可以在更高更具体的层面展示闽(龙)台经贸交流合作成果,加快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实现龙台经贸深度融合。

(二)机制体制创新方面

一是建议抓紧推行政府“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起于对外商投资的准入,通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规则的初步接轨。不仅有力提高了对外开放程度,还大幅提升了行政审批效能。作为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负面清单管理应用的领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武汉、天津等国内很多地方都已开始引入负面清单模式进行政府运行管理。可借鉴的模式是对行政许可事项开列权利清单,对产业发展开列负面清单等。建议我市开展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研究对接,具体可在项目管理和行政审批管理方面先行破冰。比如,产业项目管理方面,要大胆整合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商务局、经信委等主要经济部门的相关职能,实施“负面清单”模式,建立全市统一的重点项目、招商项目储备库,提高项目策划、生成质量。又如,在行政审批管理方面,我市是国家行政审批标准制定单位,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建议市编办、法制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各窗口单位配合,抓紧研究一套更高效、更快捷的行政审批模式,提升行政审批速度和效率,推动我市行政审批管理在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

二是建议创造条件加快复制推广关务检务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我市投资贸易便利化。参考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目前,在关务运作方面,有区内自行运输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保税展示交易制度,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制度,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制度,集中汇总纳税制度等六项制度创新可以推广实施。在检务运作方面,主要有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改革、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中转货物产地来源证管理制度、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模式、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等八项制度创新可以复制推广。上述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建议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加大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力度,在条件许可时抓紧组织实施。比如,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工单式核销模式我市就可以先行破冰。目前,我市加工贸易企业的海关监管模式仍为耗单管理核销模式。这种传统模式的通关作业流程较复杂,核销周期长,不利于企业发展。推广实施工单式核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压缩加贸企业核销作业周期,简化操作流程,提升货物通关效率,使得企业盘亏情况和补税金额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企业采取加工贸易模式出口的积极性,推动我市加工贸易总量提升。建议海关部门抓紧开展一批规模以上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如漳平木村林产等)的试点工作。

                              课题单位:龙岩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