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gBox.document.write (" "+Item+""); MsgBox.document.write ("
"); MsgBox.document.close(); MsgBox.print(); MsgBox.close(); }
关于加快推进龙岩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  日期:2017-12-13 【字号:

关于加快推进龙岩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市商务局 袁丽红)

     一、我市家政服务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全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服务的供给也日益丰富,我市的家政服务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截至目前,我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业企业455家,其中中心城区230家,占比50%。家政企业服务范围包括保洁、搬家、家庭教育、儿童看护以及孕产妇、婴幼儿、老人和病人的护理等,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从业人员90%为女性,年龄大多为35-55周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5%。龙岩本地员工占85%,其余主要来自安徽、云南、贵州、山东等地。调查显示,我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一是规划引领。2016年,编制了龙岩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居民和家庭服务业发展纳入今后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九个发展重点之一。二是落实行动。制定了《龙岩市居民和家庭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明确了家政服务业的具体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三是政策扶持。出台了《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在协会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示范站点、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诚信建设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扶持办法。同时,《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五条政策措施的通知》把居民和家庭服务业列入重点扶持内容。

2.工作抓手逐步明晰。家政服务业与其他生活性服务业一样,有“小、散、弱”特点,工作缺乏必要的抓手和平台,市商务局经过认真调研,将协会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和工作平台,于2016823日牵头组建了龙岩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成为全省第三个组建家庭服务业协会的设区市。201788日,上杭县组建了县级家庭服务业协会,成为我省首个县级家庭服务业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在推动行业发展、规范自律、营造氛围、政策宣传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指导家庭服务业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

3.行业服务不断规范。我市按照省商务厅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家政服务单位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将示范性家政服务站建设作为全省家政补短板的重要内容。2016年在全市开展创建4个省级示范性家政服务示范站,7个市级示范性家政服务站,2017年拟再创建3个省级家政示范站,10个市级家政示范站,通过创建示范性家政服务站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家政服务的行业标准,提高了我市家政服务的水平。

4.职业技能有所提升。2016年市商务局联合市人社局、总工会、妇联等市直有关部门,举办了福建省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电视大赛(龙岩选拔赛),通过选拔赛,评选出6名优秀家服人员组成龙岩代表队参与2016年福建省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电视大赛,在福建省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电视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三名、个人第二名。2017年我局再次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了龙岩市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比赛充分展现了我市家政人员的风采,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家政行业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服务规范化进程较慢。家政企业规模小,市场门槛低,有“五个一”条件即可营业:一个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个工作人员,呈现出小型化、街巷化、零散化的特点。我市家政企业大都采用中介模式,一次性收取中介费,对用户和家政员双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运作管理不规范,家政从业人员流动性很大中介机构没有建立含有家政员身份信息、健康状况、信用评价、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等内容的档案信息库,也没有签订合同协议,极易造成各方权利受损害的现象,不利于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从业人员素质仍待提高。一方面,从业人员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人员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呈现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缺乏专业训练的特点,对现代家政理念缺乏了解,全凭经验做事,由于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普遍达不到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家政管理人员也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家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以小学老师、销售人员和工厂工人为主,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指导,他们的家政企业一直沿用中介模式,难以走向规范化、职业化、连锁化经营之路。

3.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我市家政服务采用中介模式,人员流动性大,由于没有实行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很多家政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凭借经验、自己摸索被推荐上岗。另一方面,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职能尚未完全到位,在从业人员培训与就业之间未形成有效对接,市场上经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家政人员不足两成,大部分经家政企业自行组织的短期培训后即上岗,致使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质量良莠不齐,难以满足客户对家政人员的要求。同时,培训市场较为混乱,很多家政机构存在乱发证书情况,“金牌月嫂”“高级月嫂”证书泛滥成灾。

4.行业监管力度较弱。家政行业作为新兴行业,政府对家政员既无行业准入标准,也无服务标准的规范。监管依据只有《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庭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营业执照的颁发,人社部门负责对家政工的职业资格技能进行鉴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家政机构普遍小、散、弱,政府部门人员力量的不足,在监管过程中只能通过行业协会来自律,在行业协会外的家政机构就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目前,加入我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的企业仅30余家,剩余200家还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导致家政企业、从业人员、雇主三方的服务协议难以合法签订,三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不明确,家政从业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方面无法获得保障,各类纠纷争议难以处理。

5.社会认同感较低。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而来的新行业,受传统观念束缚,家政服务往往被看作“伺候人的工作”,认为这个行业“低人一等”,其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从业人员地位普遍较低,甚至遭受歧视,这种具有普遍性歧视的观念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即使现在家政服务行业前景相对较可观,但是从业者都宁愿选择其它待遇更低的工作,而不愿从事月嫂、保姆这一类工作。

三、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打造家政示范站点,引领行业规范发展。示范站的打造 ,既有利于提高家政服务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又有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引导家政服务员持诚信卡上岗,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形成便捷、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因此,要结合我市实际,继续按照省、市家政示范站标准,加大示范站打造的力度,在管理制度、探索“准员工制”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管理、依法经营、注重维权、团队建设和文明服务等方面为全市企业提供示范效应。

2.建设家政服务市场,满足居民服务需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的家政服务市场,满足广大居民的服务需求,可以依托龙岩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在龙岩中心城区建设一个龙岩市家政服务市场。集中省、市家政示范站企业统一入驻,按照每家企业配置一个服务窗口的模式开展业务,通过建设龙岩家政服务市场,对入驻家政服务市场的企业在示范站点打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五统一”标准的实施:开展统一培训、统一体检、统一保险、统一合同、统一上岗证,提升龙岩家庭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3.建立家政实训基地、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打造专业化的高素质家政人员队伍,加强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是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家政企业的重要途径。为此,家政实训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依托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技师学院、龙岩华侨职业中专现有职业院校资源,建设市级家政实训基地,并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家政教材,培养家政管理人才,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家政市场服务需求为导向,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相衔接,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在职培训。通过学历教育和家政就业培训,培养一批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能熟练和职业素质过硬的高端家政服务人才。

4. 发挥协会作用,加大行业自律家政企业点多面广,仅仅依靠商务部门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对行业的全面监管,必须依托行业协会。目前,家庭服务业协会也逐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加大监管力度,继续积极引导协会开展工作,特别是在行业标准制定、标准合同签订、开展资质认定、保障权益等方面,开展不可替代的工作。

5.提升家政员社会地位,营造良好氛围要壮大稳定家政从业人员队伍,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就必须满足家政从业人员尊重需要。一是可以依托行业协会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宣传,深化对家政服务业的理解和认知,引导社会转变观念,树立尊重家政从业人员的文明风尚。二是加大宣传国家、省、市已出台的家政惠民政策,充分调动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广大企业办好家政、服务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可以委托家庭服务业协会开展“十佳”系列评选、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评选一批技能好、素质高、服务佳的明星家政员,对优秀家政员进行奖励和宣传报道,树立一种高尚的职业理念,形成政府支持、媒体关注、企业积极参与、各方协力推进的良好氛围。